近日,广州数字运维保障中心正式运行近半年,为推动数字政府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中心的成立是全国首个超大城市级别的数字运维保障中心,汇聚了350余家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近25万台设备,为其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的运维服务。随着运营的不断深入,广州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有关数据显示,中心已顺利处理了31.6万件工单,服务用户达5万人次,客户满意程度高达99.85%。
在此之前,各单位往往是“单兵作战”,缺乏统一的运维管理和高效的服务响应。广州市总工会工作人员王艳丽曾提到,她和两名外包人员负责单位140多台设备的维护,但由于人手不足和技术水平有限,常常发生故障未立即处理的情况。通过数字运维保障中心的建立,运维工作实现了统一管理,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明确了各单位的信息资产,确保了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广州数字运维保障中心的服务模式与传统的运维模式相比,有几大显著特色。首先,信息化程度高。用户只需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问题信息迅速传送至运维中心,运维团队将在两小时内到达现场,复杂问题还可通过专家远程支持解决。其次,整合了专业团队的技术能力。中心不仅由国企广州宽带主干网络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还与多家中小运维企业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此外,广州政数局也通过《广州市数字政府统一基础运维管理改革方案》的政策制定,引导各单位的资金使用,统一采购及管理运维服务,年节省财政资金达10%。这不仅是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更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广州市政府通过建立《数字政府统一基础运维规范》等区域标准,实现了对运维团队的培训与考核,保证服务的持续质量。
技术创新在这场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运维保障中心的系统集成服务,通过数据跟踪监测,可以准确分析设备使用情况与故障发生频率,以此来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运维服务向主动、智能和高效转型,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停机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正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时东晓所言,数字政府的建设长期以来受到基础设施老化、成本高以及新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的困扰。而统一运维保障中心的成立,正是对这样一些问题的积极回应,将运维服务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助力城市智能化转型。未来,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智能运维服务将会促进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深层次地融合,构筑更高效贴心的服务生态。
综上所述,广州数字运维保障中心的成功运行为全国其他城市的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借鉴,标志着超大城市在数字运维领域的新探索。这样的创新举措,必将促使更多有名的公司和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服务领域积极合作,一同推动社会各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与智能化。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