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行业是随着现代社会安全需求应运而生的产业。可以说,社会只要还有犯罪和不安定因素存在,安防行业就会存在并发展。筑慧宝将安全防范系统细分为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一卡通、楼宇对讲和电子巡更等各个子系统。国内安防龙头海康和大华都是从做视频监控产品开始,从后端做到前端,再到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安防运营。安防需求大多分布在在公安、交通、司法、金融、能源、科教卫和智能楼宇等七大行业,近年来个人住宅、智能家居等应用也开始放量。
随着安全技术防范在公共安全执法和管理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及安防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安防行业的管理工作薄弱的状况亟待改善。《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后,行业管理部门及有关组织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以促进行业健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根本出发点,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了行业管理的调查研究,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出了行业管理的新路,初步形成了适合行业发展的新型的管理体系。
在国家层面上积极促进行业立法,拟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管理无法可依的局面;行业标准、认证、检测工作得到加强,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行业自律管理切实推进并初见成效。经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整体市场环境有所净化,行业风气开始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为维护公共安全,有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管理及信息使用中的明显问题,2008年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法制局的领导下,公安部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加强了安防立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完成了《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修改稿),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安防立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适合使用的范围,以及从业要求、安装运营、信息使用、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
2013年6月,国家文物局出台了《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和《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两项标准,对规范文物安防系统具备极其重大意义;2013年10月,全国首个停车引导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首次建立了该行业的标准内容,规定了汽车库和停车场车位引导装置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使标准在执行上更加贴进实际,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007年以来,为维护公共安全,规范公共安全图像信息、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安防设施系统建设的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当地需要和真实的情况,陆续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法规。
例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及《北京市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备案管理规定》;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辽宁省出台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等;重庆市公安局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建设的通知》;云南省综治办出台了《云南省城市报警和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意见》。
近年来,中国标准化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已完成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141项。这些标准涉及入侵和反劫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爆安检、安防工程、实体防护和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等多个专业方面技术领域。
全力配合公安业务及奥运活动等开展检测工作。2008年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派出检测组,按照“3111”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单位的检验测试要求,分别对全国11个试点城市进行了检测工作。
作为第29届北京奥运场馆安保检测签约单位,检验中心(北京)派出资深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专家为安保验收组成员,参加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场馆安保检测暨专家验收工作,承接开展了国家级“等级化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实验环境与检验平台”等系列科研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对外交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建立了UL1037家用保管箱攻击测试培训实验室,在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与UL公司最终确认将保管箱作为UL美华认证首批在中心委托检测的产品类型,标志着CCIC-UL合作踏出了实质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