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子政务外网已经在全国32个省实现市、县级覆盖,对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各级政府部门业务持续升级,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需求大幅度增长,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和运维面临以下问题。
1、电子政务外网承载力不足。重点业务领域的政务系统对电子政务网络带宽要求慢慢的升高,如税务、医保、海关等业务实时要求高,需有序扩充电子政务外网承载能力。互联网接入、移动接入、电子政务内网接入、视频等特殊需求服务能力不足。
2、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不够。还不能够覆盖承担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如法院业务网连接全国全球几千家银行、社保连接药店、国资委连接央企,外网覆盖范围达不到业务需要。
3、非涉密政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或融合互联程度不够。由于覆盖范围不够、带宽承载能力不够等问题,部分政务专网不能迁移整合或融合互联。由于业务信息系统过于庞大与冗杂,如公安、税务、医保、审计、海关、法院等等,已经建好大专网的部门,替换难度极大。
4、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与运维服务面临挑战。对异构网络的对接和管理能力不够,外网承载视频、语音、普通办公、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办公、政府热线等多种业务,网络大,部署的应用多、技术杂,对管理要求比较高。同时,对电子政务外网精细化管控、调度、安全等方面运维管控能力不足。
5、电子政务安全管理能力有待提升。随着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边界逐步扩大,安全风险逐步增加,需慢慢地增加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从源头开始加强对入网人员的管理。
随着物联网、视频业务、AI算力中心的普及推广,以及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逐步完善,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和运维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网承载,全方面覆盖。电子政务外网承载支撑能力逐步提升、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省级一张网的模式更成熟,全方面推进专网整合迁移工作,实现各部门业务敏捷部署和弹性扩展,为“一网通办”、“一网统办”、“互联网+监管”等数字政府应用提供更高效有力的数字化平台。
2、云网协同、云网一体。随着云计算、网络和数字化应用平台发展要求的不断的提高,网络本身正从硬件为主体的封闭和刚性架构向软件化、虚拟化、云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云对网的要求从“云被动适应网”向“网主动适配云”演进。未来,要充分的利用5G网络云化优势,结合新技术,打造分层分级网络能力,推动网络能力开放,做到云网一体,网边协同,实现节点内、平面间跨厂家资源灵活调配、按需调整和共享复用,有效应对突发流量和特殊需求。
3、集约管理、智能服务。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构建上下联动、定期调度、快速响应、处置及时的电子政务外网工作机制,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完善运维监控平台建设,实现对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业务、应用、机房、主机、告警、流量流向等方面的智能管理调度和优化分布,保障关键业务的有效运行,提升网络的利用率。